新闻·热点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热点

《堂吉诃德沉思录》:以诗意方式呈现理性思考

       2021年6月19日上午,北京大学西葡语系、北京大学西班牙语中心、商务印书馆在北京大学外文楼举办了西班牙哲学家奥尔特加《堂吉诃德沉思录》读书分享会,邀请王军(北京大学西葡语系教授)、蔡潇洁(首都师范大学西班牙语系副教授)两位译者分享翻译体会和研究心得。
 


       商务印书馆杨晓明编辑首先介绍了奥尔特加作品集出版计划。她指出奥尔特加(José Ortega y Gasset, 1883-1955)被视为17世纪以来西班牙最重要的哲学家,他的著述在西班牙语世界乃至20世纪西方思想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此次商务印书馆推出的《堂吉诃德沉思录》是奥尔特加的第一部作品,在他所有作品中占据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地位。
       译者北京大学王军教授回顾了奥尔特加作品的中译史和国内研究现状。具体到《堂吉诃德沉思录》,王军老师提出奥尔特加在书中深入探讨了现代西班牙人和西班牙面对的关键性问题,并以对塞万提斯和《堂吉诃德》的批判性反思开启了自己的哲学思考,构建了独特的哲学观念世界。她还结合文本阐释了奥尔特加的文学观念,指出他从《堂吉诃德》现代基调的核心、史诗与现代小说的区分、悲喜剧结合等方面入探究和阐释塞万提斯建构的“书本的吉诃德主义”,并分析了《堂吉诃德沉思录》的文体特征。
       译者首都师范大学蔡潇洁副教授分享了她的翻译心得。她带领大家阅读了《堂吉诃德沉思录》的精彩片段,以“生命理性”“地中海文化”“视角主义”为关键词解读奥尔特加的哲学思想,指出奥尔特加认为哲学的根本存在不是意识的“我”,而是具有生命的“我”,并且“我”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周围所处的环境构成了一个整体。蔡潇洁副教授还提出奥尔特加认为哲学并没有固定的言说模式,比喻修辞实际上是一种哲学认知手段,是对纯粹理性的重要补充,故此他选择了巴洛克风格的散文作为其哲学思考的载体。
       出席读书会的西葡语系师生围绕奥尔特加哲学思想的基本观念、意义、影响和翻译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西葡语系系主任范晔总结说这是一场阅读的盛宴,《堂吉诃德沉思录》虽然只有一百多页,但其真正的价值不止于此。
       《堂吉诃德沉思录》读书分享会由北京大学西葡语系系主任范晔副教授主持,副系主任于施洋助理教授、西葡语系教师郑楠助理教授、许彤讲师和西班牙语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参加了线下活动。本次读书会分享会还在腾讯会议、Bilibili平台、百度平台进行了线上直播,观看人数过万。

 


(撰稿: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西葡语系许彤、黄佳楠)